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。在較好地解決了14億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問題之后,醫療健康正在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重大問題,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。當前,有限的醫療資源與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。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深入應用,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源-需求間的矛盾,同時在應用過程中沉淀下來大量的檢驗、診斷、治療、恢復等歷史數據,為幫助醫生提高醫技和醫管水平奠定了寶貴的數據基礎。如何利用歷史數據來幫助醫生更全面深入地認識醫療過程、提高醫技,是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重要科學問題。針對這一問題,聚焦“數據驅動的醫生診斷行為分析”,以安徽某三甲醫院的彩超室為合作方,采集了2011-2020年的甲狀腺診斷報告、DICOM影像數據和病理報告,基于診斷歷史數據分析出“缺失即良性、特征與診斷不一致、獨立診斷”等醫生診斷行為特征,為提高醫生醫技和醫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決策支持。同時,還給出了診斷行為分析的管理啟示。